智算時代,高強度的計算需求帶來了巨大的能源消耗。數據中心液冷、新能源供電等綠色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顯著降低智算中心碳排放,還可以有效降低運營成本,確保智算產業在滿足數字社會需求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達到經濟與生態的雙贏。
中通服建設有限公司數字基建分公司總經理劉藝彬
在由中國IDC圈主辦的中國智算生態發展大會上,中通服建設有限公司數字基建分公司總經理劉藝彬表示,在傳統的算力需求背景下,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效很難快速體現到投資收益上。但在智算領域,由于算力密度高、用電量大,在PUE上節省的每一個百分點,都會帶來可觀的收益。
劉藝彬認為,傳統數據中心建設和智算中心建設有兩個較為明顯的變化。其一是傳統數據中心的負載率是在一個較大的范圍內變動的,但智算中心中的負載率則較為穩定,適合設計更有對標的方案;其二則是需求端與基礎設施端的強耦合,在設計、建設上就要考慮到未來的應用場景需求。
特別對于第二點,劉藝彬表示,中通服對智算時代的數據中心建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認為此前只負責“建房子”的大基建模式已經不適合新時代的需求,因為末端需求決定了基礎設施的分布,需求端與建設端并不是分離的。
因此,中通服重新調整市場定位和服務結構,成立了數字基建分公司,把IT的部分,比如芯片、智算服務器的需求也納入了新基建的范疇。此外,中通服還成立了AI創新實驗室,對大模型應用過程中對基礎設施的需求作評判和分析。
劉藝彬介紹,中通服參與了雄安超算的建設,并且正在韶關建設新的智算中心項目。他認為,算力建設應當適度超前,為智算需求的爆發、為國家的戰略發展打好基礎。
“這也是中通服的使命。”劉藝彬表示。
企業簡介
中通服建設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一直是中國最具實力的信息化服務商之一,是中國通信服務旗下最大、業務范圍最廣的專業公司。公司作為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承接新一代信息基礎設備、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東數西算、雙碳園區等重大數字底座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任務,為客戶定制跨廠商、跨地域、跨應用、跨平臺、跨連接的綜合智慧解決方案,實現信息平臺大融通、業務服務大智慧和運營保障大安全。
中通服建設有限公司數字基建分公司總經理劉藝彬1
中國IDC圈企業俱樂部——隸屬于科智集團旗下傳媒業務板塊,中國IDC圈發起,由政府、算力中心及云計算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投融資等多方企業共同組成的行業交流與合作平臺。企業俱樂部在覆蓋數據中心全生態的同時,依托完善的服務流程與項目機制,為企業提供技術推廣與交流、資源合作、品牌營銷、供需對接及資本服務。致力于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與應用推廣,幫助企業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打造數字產業基礎平臺。
以下為訪談內容:
Q1:智算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底座,在提升智算供給的過程中,綠色數據中心扮演著何種角色?
A1:智算的發展這兩年是非常迅速,整個綠色數據中心的需求通過智算業務的發展被放大了。舉個例子,AI的盡頭是能源,能源又跟綠色數據中心的能效比強相關,以前很多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成效并沒有那么快能夠體現到投資收益上,現在在智算領域這個效果就非常厲害,因為它的用電量會非常大,所以你每省一個百分點的PUE,帶來的收益都是非常高的。
而且很重要一點,智算的密度很高,它給我們很多節能技術能夠提供一個更好的平臺,能夠充分發揮節能技術的優勢,所以我認為智算是促進綠色數據中心很多新技術推廣的加速器。
Q2:在綠色中心建設發展過程中,您任務會面臨著哪些挑戰?需要采取哪些舉措來應對?
A2:我簡單說兩個我感觸比較深的:
第一,以前我們更多關注的是負載率,這個問題在智算年代已經沒有了,因為負載率肯定很高。所以數據中心的PUE可以按照設計需求做一個對標,這是很明顯的一個變化。
第二個,由于前后端屬于強耦合,需求端的確定對整個基礎設施的建設影響很大。因此中國電信推出了“兩彈一優”,要求供暖和供電能夠支撐到末端需求的變化。
這兩個反向的變化跟原來傳統數據中心是有不同的。
Q3:面對市場挑戰,中通服在綠色數據中心建設上有哪些創新和解決方案呢?
A3:我們對新技術的使用效果是特別重視的,因為廠家更多的是站在宣傳的角度講了很多它的好處,可是我們會比較關注它帶來的制約或者犧牲了比如兼容性、安全性的東西。
因此我們對現在比較主流的新節能技術都做了一些分析,包括它的占地面積、壓降比、穩定性、可靠性等等。我們內部對此有分析報告,可以提供給大家作參考。
此外,我們有幸參與了若干個比較前沿的數據中心的建設,比如雄安超算,采用了很多新的節能技術。比如正在建設的韶關算力項目,有一整棟樓是全液冷的,這在全國來說都是第一個的。這些項目我們有幸參與到建設當中,對這些項目采用的新技術,還有一些探索。
Q4:在這種技術與相關的解決方案支撐下,包括剛才說的全液冷的整棟樓,中通服在這些節能減碳上取得哪些成效?可以給我們分享具體的數據嗎?
A4:可以。比如說雄安超算,我們當時整個建設的目標是PUE要達到1.09,采用了多種新技術,這個去年講過,就不再贅述。現在我們在韶關做的兩棟樓,一棟是全風冷,一棟是全液冷,在廣東地區,全風冷要做到PUE值1.25以下,全液冷是做到PUE值1.15以下,而且達到國A的可靠性要求。這些標桿如果真正完完整整按照設計目標做出來的話,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Q5:在智算大潮下,有沒有感受到綠色數據中心的市場和規模在不斷擴大?競爭是不是也在加強?中通服的市場定位是什么?
A5:我們用了差不多一年時間思考在智算時代中通服的市場定位。我們原來做的更多是大基建,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建完房子不管房子用來做什么。可是現在不行了,因為末端需求決定了基礎設施的分布。所以我們公司成立了數字基建分公司,把IT的部分,包括英偉達、華為智算服務器的需求也納入了新基建的范疇。
其次,關于大模型對于算力的需求是怎么樣的,我們也成立了AI創新實驗室,對大模型應用過程中對基礎設施的需求作評判和分析。就我們公司來說,我們認為算力不是能夠分得非常清晰的,所以應該整個鏈條端到端去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Q6:您剛才提到了包括成立分公司,包括創新實驗室等等這些,是咱們現在的判斷和做法,還是針對未來呢?面對的更高的智算需求,中通服在這種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上有沒有更長遠的規劃和戰略部署?
A6:我們認為國家在選擇一個方向的時候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大模型非常好的商業閉環,但是國家的方向肯定是有它比較充分的考慮。基于這一點,我認為,整個算力建設可能要適當超前,這句話要理解清楚。因此我們并不會特別關注能不能商業閉環,而是從IT層面到基礎設施層面,都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戰略布局的考慮去推動。所以現在我們也在服務很多政府或者央國企在做一些智算中心的打造,這也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