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2日舉行的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上,和林格爾新區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正式發布了其在算力網絡建設方面的重大成果。這標志著新區已成功構建起通達全國各大樞紐的高速、低時延“數字大動脈”,為其綠色算力服務全國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
發布成果顯示,和林格爾新區已全面建成通達全國其他算力樞紐節點的400G高速光傳輸網絡,實現了與全國算力需求核心區域的高效互聯。目前,從和林格爾集群出發,到京津冀樞紐核心區域的時延已穩定在5毫秒以內,到長三角樞紐時延15毫秒以內,到粵港澳、成渝等樞紐的時延也控制在20毫秒以內,正式邁入全國算力“毫秒圈”。
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基礎電信企業的協同發力與技術創新。中國聯通通過升級部署,已將新區至京津冀的時延降至4毫秒以內;中國移動完成了T級超高速遠距離傳輸系統測試;中國電信更是在和林格爾新區設置了網絡最高級別設備,并建成了全國首條400G量子鏈路,標志著新區在算網技術應用上走在了前沿。
這條高速、低時延的“數字大動脈”,極大地提升了和林格爾新區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核心節點的戰略價值。它不僅意味著新區豐富的綠色算力資源能夠無縫、高效地服務于東部地區的AI大模型訓練、數據處理等高價值應用場景,更為內蒙古打造全國重要的綠色算力高地、建設“數字內蒙古”注入了澎湃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