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物有新]數字科技產業一周熱聞大盤點,過去一周有哪些政策及行業動態、前沿科技、大事件,一起回顧。
一周開物產業盤點
本周大事件
山姆·奧特曼辟謠OpenAI新模型消息
ChatGPT面市兩周年前夕,有消息稱OpenAI計劃推出下一代前沿旗艦模型Orion(獵戶座)。與OpenAI今年發布的兩個模型4o和o1不同,Orion不會通過ChatGPT廣泛發布,而是會先向有密切合作關系的公司授予訪問權限,以便它們先構建自己的產品和功能。10月25日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特曼公開辟謠,稱其為假消息。(界面新聞)
大模型發布
中科天塔發布航天私域大模型
10月25日舉行的2024中國衛星應用大會上,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航天私域大模型“華山”。運用AI幫助用戶完成航天器智能操控、軌道計算與分析、指令代碼生成等航天器在軌管理工作,助力衛星在浩瀚星空中平穩運行。這一私域大模型以在軌衛星管理專業知識庫為基礎,搭建航天器操控平臺,通過語音、文本互動,即可完成航天器在軌管理、航天器管理人員培訓,助力衛星高效智能管理。(中國日報網)
訊飛星火醫學影像大模型正式發布
10月24日,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上,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2.0正式發布,六大醫療核心場景能力升級并在業界持續領先GPT-4 Turbo/GPT-4o;正式發布訊飛星火醫學影像大模型,可實現各類影像自動質控,支持同一影像多病種識別診斷。基于訊飛星火醫學影像大模型的技術底座,結合安徽省影像云平臺的海量數據(603138),打造智能醫學影像助手,可賦能“智能質控-智能診斷-智能讀片”全流程。在智能質控環節,幫助影像技師快速評估圖像質量,及時糾正檢查問題;在智能診斷環節,可幫助影像醫師快速生成診斷報告,解釋溯源并多期對比;在智能讀片環節,可接入醫學影像大模型,通過相關問答,幫助臨床醫師制定診療方案。會上,科大訊飛還發布全譜系全模態醫學影像大模型開放合作計劃,正式邀請全國醫生科研團隊參與共創。(科大訊飛)
中國寶武發布自研鋼鐵行業大模型
10月23日,中國寶武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鋼鐵行業大模型,該大模型包括基礎大模型、行業垂類大模型、應用場景領域模型三層架構,這款大模型由寶武旗下公司寶信軟件研發。研發團隊在行業內首創提出集平臺、算力、算法、模型、場景五位一體的鋼鐵大模型建設思路,在智能化整體架構、五位一體的總體能力、行業垂類大模型分層構建、預測模型構建、鋼鐵制造工序設備實時智能控制、新型人機交互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創新突破。(上觀新聞)
大模型中標
中國移動2799萬中標成渝地區人工智能及行業大模型融合應用中心項目
10月23日,成渝地區人工智能及行業大模型融合應用中心項目(服務)中標候選人公示,評標結果如下:
第一中標候選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投標報價:27993869.72元;第二中標候選人:四川正世達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投標報價:14161050.58元;第三中標候選人:重慶高新智算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投標報價:28303625.00元。
9月29日,資陽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成渝地區人工智能及行業大模型融合應用中心項目(服務)》招標公告,最高限價(含稅):2832.21萬元。
招標內容:按照整體規劃聚焦產業的思路,搭建“智算中心+高性能算力即服務+AI研發工具+模型即服務”的云邊端協同、算運融合的一體化協同支撐平臺。算力調度平臺軟件一套,組網設備及配套一套,管理服務器3臺、存儲服務器3臺、安全設備6套。
清華大學中標浙商證券AI大模型大單
10月22日,國家氣象中心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底層框架搭建項目-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基礎大模型分系統開標,清華大學中標,金額567萬元。
9月26日,國家氣象中心發布《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大模型底層框架搭建項目-人工智能氣象預報基礎大模型分系統》招標公告,預算570萬元。本項目涉及5個軟件模塊的開發,并且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標準。比如:基于物理約束的人工智能基礎大模型子系統,要求模型整體預報效果超越華為盤古大模型,有效預報時效超過10天等。
海天瑞聲中標中移動信息2024年大模型訓練數據集數據集成采購項目
10月18日,中移動信息2024年大模型訓練數據集數據集成采購項目_中標候選人公示,中標情況如下:
標包1:綜合治理與法律安全數據集成
中標候選人:北京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含稅投標報價2,072,000.00元,含稅投標報價2,196,320.00元,中標份額100%。
標包2:中文專利數據集成
中標候選人:北京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含稅投標報價1,840,000.00元,含稅投標報價1,950,400.00元,中標份額100%。
8月14日,中移動信息2024年大模型訓練數據集數據集成采購項目_招標公告,本項目設置最高投標限價:標包1:最高限價為不含稅金額259萬元,含稅274.54萬元;標包2:最高限價為不含稅金額230萬元,含稅243.8萬元。投標人投標報價高于最高投標限價的,其投標將被否決。本項目分別采購綜合治理與法律安全數據集成、中文專利數據集成各1套。
中通服中標東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項目
10月22日,東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項目(一期)開標,中通服建設有限公司中標,金額3.18億元。
9月30日,東莞市數字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東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項目(一期)》招標公告,預算321,250,000.00元。本項目采購包括算力基礎設施、算力平臺軟件、基礎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四個部分。具體采購內容包括:整體達成100PFlops FP16算力、3個基礎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基礎大模型、視覺基礎大模型和預測基礎大模型)、2個制造行業大模型(制造視覺類大模型、制造知識類大模型)。
政策動態
工信部:持續推進集成電路、工業軟件、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研發創新和產業化發展
10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下一步,將緊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創新重大機遇,重點強化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產業,持續推進集成電路、工業軟件、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關鍵技術領域研發創新和產業化發展,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二是強主體,加快培育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選種、育苗、培優”全周期培育體系,建立全國統一、部省聯動的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打造一批能力強、活力足、潛力大、競爭力強的數字經濟企業。三是強應用,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深入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廣智能制造參考指引,推進信息技術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四是強生態,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分類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供給企業和產品解決方案,構筑產業生態競爭優勢。(財聯社)
國家藥監局:健全支持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醫療器械相應產業創新發展機制
據國家藥監局消息,10月25日,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醫療器械創新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交流了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產品研發使用情況,聚焦創新發展共性問題,研討支持政策。會議認為,人工智能和醫學影像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領域新質生產力的代表,健全支持相應產業創新發展機制,是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改革要求重要舉措。下一步,國家藥監局將著力研究破解產業發展“堵點”“難點”,以問題為導向,強化部委間合作,進一步研究針對性舉措,加快推動創新產品上市應用,促進相應產業創新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公眾用械需求。(財聯社)
工信部印發《電力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
10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電力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電力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一是數字化水平明顯提升,電力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超過75%、90%;二是標桿引領作用持續增強,建成15個左右國家級智能工廠、5家左右數字領航企業、10個左右5G工廠;三是支撐服務能力不斷完善,建設3個左右電力裝備制造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培育10個左右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優秀解決方案服務商。(工信部網站)
四川省印發《四川省加快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4—2027年)》
10月23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加快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4—2027年)》。《行動計劃》提出,目標到2027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全覆蓋,累計打造300個省級以上“智改數轉”標桿項目,培育200家智能制造先進工廠和100個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場景,中小企業廣泛上云用云、專精特新企業應改盡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75%、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92%,力爭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到2030年,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成效明顯,工業企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效益大幅提升,綠色發展和本質安全水平邁上新臺階,制造業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界面新聞)
北京發布首份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指南
10月26日,2024年北京市數字教育工作推進會上,《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指南》發布,這是北京首份教育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指南,將規范學校教育應用人工智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系統化指導。結合國內外政策、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以及面向本市中小學師生家長開展的調研分析,《指南》明確了以“智”助教、以“智”助學、以“智”助評、以“智”助育、以“智”助研、以“智”助管6大重點應用領域、29個典型場景,覆蓋人工智能在學校教育中的所有關鍵應用層面。學校應圍繞“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助力學生個性化學習、研究和實踐,促進學生在不同學習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性、創新性思維發展。(北京日報)
上海:加快培育新材料AI技術工具培育一批開放型、專業化中試平臺
10月24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今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促進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并指出,新材料的發展關乎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演進。要加快培育新材料AI技術工具,促進AI技術和新材料深度融合發展。要培育一批開放型、專業化中試平臺,推動中試平臺向投資收益型轉變,助力產業資源就近匹配、成果就近轉化。要筑牢應用支撐,營造更優產業生態,探索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激活行業對新材料產品的需求,并鼓勵新材料與終端產品同步設計、驗證、應用。(上海發布)
上海: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專項獎勵適用于相關年度在本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8個領域企業工作的人才
10月22日,上海經信委就《上海市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專項獎勵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詢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重點產業領域人才專項獎勵適用于相關年度在本市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軟件、高端裝備、航空航天、先進材料、新能源等8個重點產業領域企業工作的人才。獎勵標準按照獎勵對象工資薪金水平,采取定額與比例相結合的辦法計發。單個人員獎勵一般最高不超過30萬元,三大先導產業及“國家鼓勵的重點軟件企業”最高不超過50萬元。(新京報)
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廣東省加快推動光芯片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30年)》
10月2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加快推動光芯片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30年)》,明確力爭到2030年,廣東取得10項以上光芯片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10個以上“拳頭”產品,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領軍企業,建設10個左右國家和省級創新平臺。《行動方案》明確,支持有條件的地市研究出臺關于發展光芯片產業的專項規劃,加快引進國內外光芯片領域高端創新資源。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地發揮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鏈基礎優勢,加快培育光通信芯片、光傳感芯片等產業集群,打造涵蓋設計、制造、封測等環節的光芯片全產業鏈。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地依托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光芯片專業園區。(南方新聞網)
前沿科技
OpenAI公布新型AI文生圖方案“sCM”,號稱效率是傳統擴散模型50倍
OpenAI本周公布了一款名為sCM(Continuous-Time Consistency Model)的新型AI文生圖方案。與傳統的擴散模型相比,sCM僅需兩個步驟即可生成高質量樣本,號稱能夠將文生圖效率提升約50倍,且生成的樣本質量能與“業界較強的擴散模型”相比較,為AI文生圖提供了新的方案。(IT之家)
蘋果Apple Intelligence下周正式公開上線
蘋果公司近日宣布,其備受矚目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將于下周正式公開上線,具體時間為iOS 18.1版本的發布日期,即10月28日。知名科技記者Mark Gurman的最新報道進一步證實了這一消息。在iOS 18.1中,Apple Intelligence將引入一系列先進的人工智能功能。這些功能包括:1、文本校對與改寫的寫作工具套件:幫助用戶優化文本輸入,提升寫作質量。2、照片清理:自動識別并整理手機中的照片,優化存儲空間。3、通知摘要:智能整理通知,讓用戶更快獲取重要信息。4、Siri增強功能:提升語音助手的交互體驗,提供更準確的信息和建議。(techweb)
Anthropic發布AI代理,會用計算機做復雜任務
人工智能初創公司Anthropic周二宣布實現了一個重要的AI里程碑:AI代理可以像人類一樣,使用計算機完成復雜任務。Anthropic的Claude是與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類似的聊天機器人之一。周二的發布是對Claude 3.5 Sonnet的一次更新,這款最新AI模型中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功能,使其能夠解讀計算機屏幕上的信息、選擇按鈕、輸入文本、導航網站并通過任何軟件和實時互聯網瀏覽執行任務。(華爾街見聞)
智源研究院發布原生多模態世界模型Emu3
10月21日,人工智能領域新型研發機構智源研究院正式發布原生多模態世界模型Emu3。據介紹,該模型實現了視頻、圖像、文本三種模態的統一理解與生成。Emu3采用了基于下一個token預測的多模態技術范式,釋放其在大規模訓練和推理上的潛力。(智源研究院)
羚羊能源大模型2.0重磅發布
10月24日,羚羊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羚羊公司”)發布全新升級的羚羊能源大模型2.0及應用場景。以升級版的訊飛星火大模型V4.0通用能力為核心技術底座,羚羊能源大模型2.0對能源視覺及時序大模型核心能力進行了重磅升級,能源數據及知識持續增強,工具鏈及落地實踐持續完善,同時構建了大小模型統一納管的AI平臺,深度賦能能源發展。(中安在線)
場景
東軟獲批遼寧省和沈陽市大語言模型專項
全球首個AI健康烹飪系統Healthy CookingGPT發布
10月24日,方太發布全新方太高端全場景廚電睿隱系列,其搭載全球首個AI健康烹飪系統——Healthy CookingGPT。Healthy CookingGPT致力于向不同用戶及家庭提供定制化膳食管理方案。面向日常膳食,Healthy CookingGPT可以根據用戶的身體狀況、能量消耗和口味偏好,并考慮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過敏食物、體質等特殊因素,定制精細化的膳食方案。(新浪財經)
呼和浩特市發布28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10月23日,由中關村科學城管委會、呼和浩特市大數據管理局、呼和浩特市科學技術局、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北京市海淀區與呼和浩特市算力及人工智能供需對接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呼和浩特市發布了首批28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清單,涉及智慧城市治理、智慧行政審批、智慧交通運管、智慧教育助學、公共資源交易、智慧醫療、保險、智慧衛生健康、智慧公安業務、智慧農業研究、智慧人社咨詢、智慧法律服務、智慧文旅服務、智慧信訪預測、智慧園林養護等14個領域28個需求。(中國經濟信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