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物有新]數字科技產業一周熱聞大盤點,過去一周有哪些政策及行業動態、前沿科技、大事件,一起回顧。
一周開物產業盤點
本周大事件
大模型發布
中國電信發布全自研視頻生成大模型
12月3日,在中國電信“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期間,首屆“TeleAI開發者大會”在廣州舉辦。會上,TeleAI發布視頻生成大模型、視覺大模型產用一體化平臺、具身智能、智傳網等一系列創新技術、產品及科研成果。
本次發布的視頻生成大模型創新地打造了“VAST二階段視頻生成技術”,通過文本描述精準勾勒出包含視頻構圖、主體目標位置及人物姿態等關鍵信息的“故事板”,進而生成對應的視頻內容。得益于VAST的創新能力,視頻生成大模型可以保證單個或多個主體人物在各視頻片段中的外觀一致性,實現對復雜動作和交互式動作的精確控制,并讓角色和目標物體的運動符合物理規律。基于此,通過語義、語音、文生圖、文生視頻等全棧大模型能力打通短劇及影視制作的各個環節,覆蓋文字腳本撰寫、分鏡腳本繪制、視頻拍攝及剪輯、配音及音效合成等全流程,實現降本增效。(新浪科技)
有享AI健康大模型發布
12月2日消息,三生(中國)發布有享AI健康大模型,該模型是全線自研的集“AI健康檢測、AI健康管家、AI健康檔案”等多模塊于一體的健康大模型,為消費者提供智能健康檢測和評估,以及“專業化銷售、個性化服務、一對一問診”的數智服務賦能。(中國質量健康網)
源啟金融大模型、多模態智能鑒偽大模型發布
12月5日,中電金信發布了源啟金融大模型及多模態智能鑒偽大模型兩款大模型產品。源啟金融大模型從實際應用場景出發精挑細選了約700G以銀行場景為主的金融數據,同時構建了大量的金融指令數據,經過指令篩選與進化等操作,保證大模型與銀行、保險應用場景對齊,最終符合場景使用需求。為了更貼合銀行的業務場景,解決任務評測單一覆蓋不全等問題。
多模態智能鑒偽大模型助力多行業抵御深度偽造風險。據介紹,創新采用R-MFDN方法,通過對偽造視頻的視頻幀、音頻、講話文本分別進行特征提取,并運用基于身份的對比學習和跨模態對比學習進行訓練,提取出對身份和模態間不一致的敏感特征來鑒別真偽。目前,雙模態篡改檢出率已達到99.9%以上,單模態篡改檢出率達到96%以上。(中電金信)
大模型中標
庭宇科技中標深同濟大學跨模態大模型與具身智能AI系統項目
12月5日,同濟大學跨模態大模型與具身智能AI系統項目中標公告,供應商名稱:北京庭宇科技有限公司,中標(成交)金額:1190.7萬元。
11月13日,同濟大學跨模態大模型與具身智能AI系統項目招標公告,預算金額:1219.32萬元。本項目圍繞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智慧城市感知與規劃重大工程軟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針對自主無人系統在行業應用軟件、嵌入式軟件兩個特色化領域應用,服務于物聯網與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與智能運維、社區典型場景智慧服務一體化、機器自主感知、多智能體與具身智能、智能駕駛與嵌入式軟件等特色化軟件人才培養領域。
智譜華章中標中國銀行人工智能AI模型技術支持服務項目
12月6日,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智能語音助手項目人工智能AI模型技術支持服務分包結果公布,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中標,金額283.85萬元。
此項目是中國銀行采購專家技術支持服務,支持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智能語音助手項目中的人工智能AI模型技術。項目采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
訊飛智元中標西南財經大學AI基礎大模型項目
12月5日,西南財經大學未來學習中心大模型底座采購項目開標,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標,金額1378萬元。
此前公開的采購公告顯示,本項目涉及采購基礎大模型一體機、基于大模型的校園智能服務平臺、智能編程教學服務一體機、AIGC智慧陪練學伴一體機。
訊飛智元中標中國有線電視大模型及智能應用采購項目
12月2日,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發起的文化大數據大模型能力底座及智能應用項目之大模型及智能應用采購項目開標,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位列中標候選人第1名,投標報價816.105萬元。
此前公開的采購公告顯示,本項目主要是采購文化大數據大模型能力底座及智能應用項目之大模型及智能應用一項。
浩鯨科技中標中國電信四川公司2024年大模型應用開發系統研發項目
12月4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2024年大模型應用開發系統研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評標結果如下:第一中標候選人:浩鯨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含稅總價報價:1237776.84元。
11月8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2024年大模型應用開發系統研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預估規模為2589580.00元人民幣(含稅)。本次采購內容為構建統一的工具化、模板化、智能化大模型應用開發系統,快速支撐各部門的大模型應用場景需求,對企業大模型相關應用、知識庫、工具等資產提供集中化管理。
庖丁科技中標國泰君安證券2024年投行大模型應用采購項目
12月4日,國泰君安證券2024年投行大模型應用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評標結果如下:第一名:北京庖丁科技有限公司,投標報價:890000元。
11月12日,國泰君安證券2024年投行大模型應用采購項目公告,預算金額:150萬元。招標內容:建設“驗證版招股說明書生成”和“公司債債券募集說明書輔助撰寫和輔助審核”兩個大模型應用,有效幫助投行股債業務人員以及質控人員提效減負。
數據堂180萬中標長沙銀行AI智能體應用與管理平臺項目
12月2日,中移金科金融風控大模型數據處理及研發采購項目中選候選人公示,中選候選人:數據堂(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含稅總價為1704000.20元,稅率為6%,含稅總價為1806240.21元,中選份額為100%。
11月12日,中移金科金融風控大模型數據處理及研發采購項目比選公告,本項目設置最高應答限價,不含增值稅最高限價200萬元(不含稅總價。
本項目采購1家供應商提供金融風控大模型數據采集服務。主要包含三部分數據:人臉活體檢測數據、人臉深度偽造數據、文檔圖片問答標注數據。本項目采集數據總量為60萬,其中人臉活體檢測數據不低于20萬段視頻,人臉深度偽造數據不低于20萬段視頻,文檔圖片問答標注數據不低于20萬對圖文。
中移集成中標北京郵電大學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項目
12月5日,北京郵電大學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數據采集與高質量數據集構建研究中心智算底座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供應商名稱:中移系統集成有限公司,中標(成交)金額:2998萬元。
主要標的信息:國產GPU服務器1:神州鯤泰;國產GPU服務器2:昆侖;全閃分布式存儲:華為;高速計算網絡交換機:華為;邊界防火墻:派網;領域知識庫管理平臺:梧桐大數據;知識檢索與對話控制管理平臺:九天;智能客服大模型能力:騰訊云;系統集成:中移集成。
11月13日,北京郵電大學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數據采集與高質量數據集構建研究中心智算底座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3000萬元。
聯泰集群中標清華大學大模型系統教學實踐平臺二期采購項目
12月5日,清華大學大模型系統教學實踐平臺二期采購項目中標公告,供應商名稱:聯泰集群(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中標(成交)金額:660.6萬元。
11月14日,清華大學大模型系統教學實踐平臺二期采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710萬元。
大模型系統教學實踐平臺二期主要用于大模型系統教學及科研。現有大模型系統教學實踐平臺已經安裝部署了基于K8S原生組件、私有化鏡像倉庫Harbor、統一用戶身份驗證、分布式文件系統GlusterFS等對象搭建的集群管理系統。需要把本次采購的服務器加入到現有集群管理系統中。
政策動態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建設發展參考架構》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研究編制的報告《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建設發展參考架構》正式對外發布。報告從算力基礎、數據服務、模型服務、應用開發、運維平臺、運營平臺等六個方面,提出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建設的共性能力和特性能力。通過構建一套技術架構統一、數據規范統一、標準體系統一的參考架構,擺脫企業服務模式不同帶來的限制,降低供需邊際成本,有效發揮規模效應,促進應用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持續推動產業健康高效發展。報告旨在研究推進行業應用發展標準化的參考架構,期望為各行業主體明確人工智能應用建設發展的重點和目標,降低應用開發和復制的邊際成本,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成果與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行業應用規模化落地提供有益參考。(財聯社)
上海徐匯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啟動
12月6日,上海徐匯區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啟動,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基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的新高地、新業態和新模式。據介紹,上海徐匯人工智能教育試驗區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徐匯區在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目標和實施路徑。商湯科技發布了場景支持方案,展示了科技與教育的融合。未來,徐匯區將繼續深化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應用,努力打造人工智能與基礎教育融合發展的新高地。(新華財經)
上海:進一步加強人工智能重點產業領域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工作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七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本市重點產業領域技能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對勞動者獲得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及養老護理、家政服務行業納入本市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標準上調30%。針對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和模型運用領域技能人才需求,開發專項職業能力評價項目,配套專項職業能力評價證書并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補貼范圍。本市院校畢業學年學生、在職人員(不包括公務員、事業單位從事非技能崗位的從業人員)、失業人員等各類人員獲得上述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可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申請補貼。(證券時報)
廣州:鼓勵電商企業積極運用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技術
12月5日,廣州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關于推動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通知提到,鼓勵電商企業積極運用5G、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超高清視頻、無人機、機器人等創新技術,提升數字消費體驗。支持電商企業針對選品、營銷等環節開發軟件服務系統,借助電商的數字化升級,推動商貿主體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等方向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電商企業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日經濟新聞)
前沿科技
中國聯通AI大模型存算分離技術實現突破
近日,中國聯通研究院與浙江聯通、聯通服裝制造軍團協同攻關,針對AI敏感數據的本地存儲異地訓練需求提出了創新的業務模式,并成功在杭州與金華兩地間實施了業界首次30TB樣本數據的跨200公里存算分離拉遠訓練,經過實際測算,訓練效率高達97%以上。(界面新聞)
OpenAI推出推理模型o1和ChatGPT Pro
12月6日,OpenAI為期12天的活動開幕。在第一天的活動上,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表示,今天發布的是“滿血版”推理模型o1和ChatGPT Pro(每月訂閱費200美元)。據介紹,o1是世界上最智能的模型。比o1-preview更智能、更快速、功能更多(例如多模態)。現已在ChatGPT中上線,即將在API中推出。新推出的ChatGPT Pro將能夠充分利用模型和工具,包括無限接入OpenAI o1和一個僅僅有Pro版本的o1。(財聯社)
OpenAI推出強化微調研究項目
OpenAI連續12個工作日的第二天推出強化微調研究項目(Reinforcement Fine-Tuning Research Program)。據悉,該項目旨在使開發人員和機器學習工程師能夠創建經過微調的專家模型。新的模型自定義技術使開發人員能夠使用數十到數千個高質量任務定制模型,并根據提供的參考答案對模型的響應進行分級。此技術強化了模型對類似問題解決方案的推導,以及在特定任務上的準確性。(財聯社)
百度Apollo開放平臺10.0發布
12月4日,百度正式發布Apollo開放平臺的全新升級版本“Apollo開放平臺10.0”,基于自動駕駛大模型ADFM設計重構算法,助力全球開發者和企業以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安全的技術應用,研發不同場景的自動駕駛產品,并逐步走向規模化落地。Apollo開放平臺10.0在軟件核心層、應用軟件層、工具服務層進行了重大升級。例如,在軟件核心層,Apollo開放平臺10.0對CyberRT進行了升級,支持高階自動駕駛等超大數據規模場景,以零拷貝通信方式,實現微秒級別傳輸,性能提升10倍。在應用軟件層,Apollo開放平臺10.0升級一套開箱即用的高性能自動駕駛系統,深度打磨驅動、感知、定位、PnC各模塊工程性能,量化剪枝技術,加速模型運行效率,整體資源使用降低50%,做到L4自動駕駛場景在單Orin支撐下穩定落地。(上證報)
場景
東軟獲批遼寧省和沈陽市大語言模型專項
家禽行業首個智能體發布
12月7日,第五屆(2024)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數字經濟論壇在北京平谷舉辦。會上發布家禽行業首個智能體——智慧蛋雞智能助手“小慧”,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探索人工智能應用于家禽行業的新模式。此次依托智慧蛋雞平臺發布的智能助手,能夠在智慧育種、智慧養殖、智慧獸醫等方面發揮作用,為養殖戶提供智能化的養殖解決方案和服務。比如在智慧養殖方面,“小智”可以覆蓋小雞生長過程中的162個關鍵控制點,結合雞舍內的溫度、濕度、光照,雞喂食飼料、免疫情況等數據,為養殖戶提供個性化的需求,還能根據海量的經驗案例,給出預案建議。(北京日報)
《醫療大模型語料一體機應用指南》正式發布
12月7日,上海市醫療大模型應用示范場景衛生健康高質量語料論壇舉辦。會上,《醫療大模型語料一體機應用指南》團體標準以及國內首個醫療語料終端“小庫”的1.0標準版與旗艦版正式發布。《應用指南》是國內首個面向衛生健康領域模型應用為導向的團體標準,由18家醫院、研究機構和人工智能企業共同起草。
《應用指南》提出了“1+5”的醫療大模型語料一體機的解決方案框架,對一體機操作系統與醫療應用區、模型區、智能體區、醫療語料區、算力區等五個功能區的進行了規范,并提出了以場景為導向的應用路徑。(新京報)
新開普與華為、阿里合作打造AI+教育應用
12月4日,新開普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主要應用于AI+教育應用場景,新開普基于盤古大模型、通義千問大模型打造了“小美同學”校園生活AI產品。“小美同學”融合了數字人、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和大語言模型等先進技術,通過集成大模型的RAG/Agent/nl2sql等能力,在校園迎新、學生事務管理、教務工作、就業指導等多元場景提供個性化的AI學習路徑推薦、業務咨詢答疑、一句話辦事、師生個人智能問數等智能體服務,(財聯社)
東軟集團與國家藥監局聯合開展“人工智能+藥品智慧監管”研發應用
12月6日消息,日前,東軟集團與國家藥監局信息中心達成合作,雙方將基于“人工智能+藥品智慧監管”研發應用平臺,共同開展人工智能在藥品智慧監管領域的深度研究、創新應用和實踐探索。雙方還將研究和建設藥品監管垂直大模型,并對大模型進行深度訓練,通過深度挖掘和海量數據分析釋放藥品監管的數據價值,提升藥品監管的智能化水平和監管效能,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科學決策依據。(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