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亦莊開幕,釋放了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重要信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鼓勵共建自動駕駛數據共享和模型訓練平臺。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隨著大算力、大數據、大模型等快速發展,高級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實現新的重大突破,智能網聯汽車也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大會開幕式上還發布了基于大模型的汽車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突破、智能化網聯化融合成為重要技術路徑、中央計算式新型架構開啟產業實踐、智能底盤提升整車操控和運動安全、自動駕駛系統安全技術體系完善、車云數據閉環變革主流研發范式、組合駕駛輔助(L2級)規模化落地、有條件自動駕駛(L3級)及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加速、主要國家在立法方面取得關鍵進展、全球加速自動駕駛法規標準研究等智能網聯汽車全球十大發展突破。
2024世界智能網汽車大會
近年來,在一系列政策扶持、技術突破以及企業布局的合力下,自動駕駛產業加速進展。
政策方面,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了建設中國標準智能汽車和實現智能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同年為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交通運輸部又印發《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四個方面、12項具體任務;2023年,交通運輸部再次印發《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引導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聚焦應用場景、自動駕駛運輸經營者、運輸車輛、人員配備、安全保障、監督管理等影響運輸安全的核心要素,規范自動駕駛汽車在運輸服務領域應用。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鞏固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今年6月,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試點方案,覆蓋北京、上海、廣州等七個城市等。在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式上,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郭守剛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與上路通行試點將很快進入測試評估環節通過者予以準入許可。
此外,全國51個城市出臺自動駕駛試點示范政策,在測試道路開放、場景應用等方面提供支持,例如,今年6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征求意見稿)》支持相關主體開展自動駕駛地圖應用試點,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于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出租汽車客運(網約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在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方面,對通行區域、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管理平臺等車路云一體化建設進行了全面系統規定。今年7月上海正式發布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許可,首批四家企業拿到測試許可。
技術層面,工信部部長金壯龍表示,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涵蓋基礎芯片、傳感器、計算平臺、底盤控制、網聯云控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體系,其中,人機交互等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線控轉向和主動懸架等技術也在加速突破,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企業中5家激光雷達企業的銷量進入了全球前十。
2024年起,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人工規則邁入端到端的AI時代,多家企業如華為、小鵬汽車、商湯科技等都在積極推進面向量產的端到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例如,今年4月,商湯絕影面向量產的端到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UniAD(Unified Autonomous Driving)在北京車展上完成上車演示首秀;今年5月,小鵬汽車全量推送AI天璣系統,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城區智駕100%無圖覆蓋、端到端自動駕駛大模型的量產應用;今年7月,理想汽車在2024智能駕駛夏季發布會上公開了One Model端到端架構,同月蔚來也發布了智能駕駛世界模型“NIO WorldModel”;長城汽車藍山智駕版搭載智能駕駛輔助系統Coffee Pilot Ultra也開啟了基于端到端模型的智駕時代。
此外越來越多的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以及科技巨頭正加速布局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蘿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武漢、長沙、成都、合肥、陽泉、烏鎮多地開放載人測試運營服務,今年6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公布了《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基本信息》名單,長安汽車、比亞迪、廣汽、上汽、北汽藍谷、一汽、上汽紅巖、宇通客車、蔚來汽車等8家車企入選首批開展L3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試點名單。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持續突破和算力的提升,以及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正朝著更加成熟的方向邁進,智能網聯汽車也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