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迎來黃金發展時期,成為商湯增長引擎。
8月27日,商湯發布2024年中期業績,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21%;生成式AI收入近11億元,大幅增長256%,占總收入比例達60%。
商湯集團CEO徐立表示:“生成式AI迎來黃金發展時期,我們正處于下一波增長的有利位置,商湯向生成式AI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已階段性達成。”
關于商湯
商湯2024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生成式AI收入10.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生成式AI收入占比從20.6%大幅提升至60.4%,傳統AI收入占比則從73.5%下降至29.9%。而商湯2023年財報顯示,生成式AI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為35%,傳統AI業務收入占比為54%,可見生成式AI確實已成為商湯的主導性業務。
商湯2024年中期業績
商湯生成式AI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得益于中國市場對大模型和智算服務的強勁需求、商談大模型能力的飛躍式提升以及推理成本的快速下降,模型調用量的迅速增長。
商湯自主研發的“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表現亮眼,整體調用量實現了400%的增長,截至2024年8月,商湯運營總算力規模已突破20,000 PetaFLOPS,相較今年3月提升約70%。報告期內,已有3,000多家行業頭部企業使用商湯的大模型及智算服務。據知名科技市場研究機構最新報告顯示,商湯的大模型平臺及應用以16%的市占率排名行業第二,AIDC服務以15.4%的市場份額躋身行業前三。
此外,智能駕駛領域,商湯“絕影”收入也實現翻倍增長,上半年新增量產交付70.5萬輛車,參與多個中國車企的出海項目,其端到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UniAD完成高難度下實車測試,展現了強大的智駕實力。
商湯集團CEO徐立表示:“商湯核心優勢在于‘大裝置+大模型’深度協同”。大裝置方面,商湯自2018年起,每年以數十億元投入SenseCore大裝置,并于2022年1月在上海臨港建成了亞洲最大的智算中心(AIDC),正式投入使用。
大模型方面,商湯科技的"日日新5.5"大模型在互聯網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醫療、金融多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商湯科技在大模型方面的應用
例如,在金融領域,海通證券與商湯科技聯合發布金融行業多模態全棧式大模型,雙方在智能客服、合規風控、代碼輔助、展業辦公助手等領域助推業務落地,并共研智能投顧、輿情監控等行業前沿場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小米SU7的智能車艙中應用了商湯的大模型,基于商湯端云大模型解決方案,小米小愛同學為車主提供智能化交互體驗。
今年4月,商湯推出“日日新SenseNova 5.0”大模型體系,中文語言大模型應用平臺SenseChat——“商量”,擁有1800億參數,支持長文本理解、知識自動更新、互動式對話等功能,在編程和醫療等垂直領域進行了針對性優化。以及生成式AI系列應用”秒畫“、”如影“、”瓊宇“、”格物”。目前大模型開放包括圖片生成API、自然語言生成API和視覺通用感知任務和標注任務API等多種API接口。今年7月,商湯宣布絕影多模態大模型部署上車,商湯絕影的車載端側8B模型首包延遲可低至300毫秒以內。
大模型招投標作為實現商業變現的一種選擇,也為商湯帶來一部分收入回報。據數字開物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商湯中標的4個大模型項目,詳細來看,采購方涵蓋了電力、金融、互聯網等多個行業,包括南方電網、海通證券、招商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商銀行、中國電信等企業,項目內容涵蓋了大模型的多個方面,包括大模型構建與優化訓練、垂直領域大模型應用以及AI算力基礎設施采購等。
例如算力方面,今年4月,商湯與深圳電信、火山引擎等廠商合力拿下招商銀行的“NLP預訓練大模型公有云資源采購項目(二期)——H800GPU公有云資源采購標段”項目。
今年以來大模型相關的招標項目也迎來大爆發,項目金額從幾十萬到上千萬不等,2024年上半年,招投標市場已經產生了498次大模型相關招標項目,招標金額超過13.4億元,各行各業對大模型的需求旺盛,生成式AI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