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城,綠意盎然,數字的熱潮正在涌動。7月12日,這座不斷在數字版圖上刻畫印記的城市——呼和浩特,迎來2025年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的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算力與人工智能領域領軍企業、頂尖科研機構齊聚青城,共同探尋綠色算力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走進大會現場,一組數據格外引人注目:呼和浩特市算力總規模已達10.1萬P,其中智能算力9.6萬P,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些算力設施正以全國最低的用電成本運行,綠色算力指數持續領跑全國。
“內蒙古聯通打造‘1+3+12+N’綠色數據中心布局。呼和浩特數據中心占地410畝,正收儲950畝,總機架已超4萬架。8月將交付3500架液冷機柜,2026年底再交付2萬架高電機柜。同時,構建全區‘一市一池’通算布局,依托呼和浩特云數據中心,建設集團級超大規模訓推一體節點,部署自主研發的星羅算力調度平臺,形成通智超量一體化資源供給,助力智算產業發展。”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分公司黨副總經理卜建峰介紹。
這樣的發展態勢吸引了眾多企業落戶。玄武智算(內蒙古)公司總經理肖良鵬坦言:"新區給予我們企業全方位的落地支持,包括審批綠色通道、綠色電力等優惠政策。作為深圳云天暢想的子公司,入駐新區以來已實現超5000萬元產值,納稅120余萬元,并成功吸引10余家產業鏈配套企業集聚發展。"
呼和浩特的發展歷程展現了一條鮮明路徑:以"綠色"理念賦能算力核心,釋放數據潛能,為人工智能注入持久動能。
“內蒙古數據交易中心已上架數據產品超500款,匯集高質量數據集276個,解決數據流通應用場景需求300余種,建立了能源、交通、金融、醫療、農牧業、算力等15個數據專區,匯聚數商561家,發放數據資產登記證書300余個,完成自治區首筆數據資產質押融資貸款1000萬元。實現交易額超6600萬元,呈現出了交易需求增大、產品種類豐富、參與主體活躍、規??焖僭鲩L的態勢。” 內蒙古數據交易中心董事長孫偉介紹。
三年來,這座城市先后出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深度應用行動方案(2024—2026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綠色算力及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構建起"算電協同、全鏈賦能"的產業生態。
如今,這里的產業集聚效應已經顯現:抖音、百度、海天瑞聲等頭部企業相繼落戶;電信星辰、移動九天、聯通元景等11個通用大模型在此訓練,參數規模超萬億級;91家單位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P4"級數據應用實驗室建成投用……這些成果讓"中國云谷"的稱號實至名歸。
“我們匯聚了全國綠色算力與人工智能領域的優質企業,共同破解行業發展瓶頸,凝聚產業升級共識。未來,我們將依托呼和浩特算電產業2.0版優勢,重點布局影視渲染、云電競、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及無人駕駛等前沿應用賽道。”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郭菊穎告訴記者。
當綠色算力真正融為智能社會生生不息的血脈,當人類以敬畏之心駕馭技術偉力并同時虔誠守護著共同棲居的星球——人工智能所打開的未來之門,必將通往一個智慧與生態雙翼齊展的遼闊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