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以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為代表的高載能產業正面臨著深刻的轉型壓力。近日,一項在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框架下取得的重大進展,為和林格爾新區破解綠電消納難題、加速低碳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現實樣板。
據了解,由內蒙古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瑞繼保等單位聯合攻關的“霍林郭勒市工業園區綠色供電多元儲能協同控制系統研發與示范應用”項目,已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該項目直面高載能工業園區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挑戰,其成功經驗對同樣以高載能產業為主導的和林格爾新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項目負責人劉廣忱教授指出,“100%可再生能源供電+構網型儲能技術”是推進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舉措。霍林郭勒項目正是圍繞這一核心技術,建成了自治區內首個純新能源高載能增量配電網電力系統。通過理論研究與工程示范的緊密結合,項目團隊攻克了多項儲能與智能電網領域的“卡脖子”技術,包括優化虛擬慣量與電壓調節參數以提升系統頻率穩定性,以及構建數據與模型雙驅動的園區優化調度體系。
該示范項目的成效顯著,其經驗展示了一條清晰的路徑。項目實施后,每年可提供綠色電力約20.32億千瓦時,使園區新能源綠電比例超過53%,同時實現年節約標準煤64.0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1.63萬噸。
這一在霍林郭勒取得的成功,被視為一個可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內蒙古方案”。對于正致力于打造全國最大綠色算力基地的和林格爾新區而言,該項目的技術路徑、協同模式和實踐成果,為解決數據中心等高載能負荷的綠色供電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實踐依據,將有力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加速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進程。
為抓住綠色算力和人工智能發展的好機會,展示和林格爾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成果和優勢,持續提升“中國云谷”的知名度,更好地服務國家“東數西算”戰略、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以及算力基礎設施的高質量發展,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將在呼和浩特市舉辦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
大會以“共筑綠色算力大生態 共創人工智能新未來”為主題,誠摯邀請您抜冗出席大會,共繪綠色算力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