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轉型浪潮的推動下,數據中心作為算力產業的核心基礎設施,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與此同時,數據中心的能耗問題也日益凸顯。日前,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下文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探索數電聯營模式,支持電廠為新建數據中心提供電力、蒸汽、水等資源服務。這一舉措不僅為數據中心的綠色低碳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數電聯營模式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數電聯營的意義
四部門聯合發布的“行動計劃”并非第一個提及數電聯營方案的政策。2022年12月份,上海市經信委、發改委聯合發布了《上海市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也提及:協同周邊資源高效利用。加強與周邊區域的布局聯動,支持探索數電聯營模式,發揮電廠資源綜合優勢,為新建數據中心提供電力、蒸汽、水等資源服務,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結合余熱消納應用場景,鼓勵通過自用、對外供熱等方式加強數據中心機柜余熱資源的利用。
數電聯營,從命名分析可知,是指將電力生產與數據中心運營相結合的一種商業模式。從政策內容也可以看出,相關政策希望通過數電聯營模式,整合數據中心與電廠的資源,實現水、電資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的有效降低。
數據中心和發電行業的資源使用特性,也使得數電聯營有很大的可行性。實際上,在鋼鐵、化工等領域,與電廠聯營已經成為實現節能減碳、綠色發展的最佳模式之一。
數據中心和發電行業
2023年5月,國家電投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正式開工;同年6月,沙鋼燃氣—蒸汽聯合循環(CCPP)發電機組點火調試成功;2023年,中天南通微電網光伏發電量7700萬kWh,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納比例達87%以上;2023年9月,總投資296億元的中國能建松原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
聯營模式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能源浪費,降低碳排放,有助于推動算力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具體到數電聯營,電廠與數據中心之間的緊密合作,有助于實現能源供應與需求的精準匹配,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數據中心作為用電方,也可以通過儲能等方式,成為電網節點,幫助電網平衡用電波動。通過共享資源和服務,數電聯營模式有助于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挑戰或許更多
政府方面相繼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數電聯營模式的發展,根源在于在宏觀層面,數電聯營可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有助于社會整體發展。但對于身處其中的數據中心產業來說,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就是技術問題。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是數電聯營模式發展的關鍵。電廠和數據中心不僅要加大在能源管理、熱回收、智能調度等方面的研發投入,還需要突破行業壁壘,進行跨行業合作,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場景。
其次是利益協調問題。數電聯營模式涉及多個利益主體,如何協調各方利益成為一大挑戰。如果觀察鋼鐵和化工產業與電業聯營我們會發現很大的不同:鋼鐵更多是建設、消納綠電為主,而化工產業則有很多電企出面建設相關的化工項目。
究其根源,就在于鋼廠投資重、盤子大,市場同質化嚴重,競爭劇烈。而化工項目可以從單一類別入手,建設合適的聯營項目。
相比之下,數據中心業務有其獨有的特點,特別是極強的地域性,削減了同質化帶來的全國性競爭。所以在數電聯營中,數據中心可以主動建設和吸納電力進入,但也同時要面臨電業大企攜資金、能源跨界進入的可能性——電企帶來的不僅僅是電,也可能是競爭。
數電聯營模式的出現,為算力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支持,數電聯營模式有望在未來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推廣。作為行業從業者,或許緊跟時代步伐,勇于創新,才能在算力產業的綠色轉型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為促進智算綠色低碳、普惠易用。8月27日,由中國IDC圈主辦的中國智算產業綠色科技大會將在上海召開。大會以“綠色智算新質未來”為主題,將邀請政府主管部門領導、高校學者、業內專家、研究機構、運營商、頭部數據中心服務商、液冷廠商、能源企業、投融資代表等,通過演講、圓桌對話、研討會等形式,從政策、技術、產品、解決方案、生態等角度聚焦算力、電力、制冷、設備等,分享探討如何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綠電成本、深化節能改造、推進算電熱高效協同,實現智算綠色低碳發展。
大會報名通道已開啟,掃碼或點擊鏈接(http://m.017457.cn/Special/2024CICIC/)即可報名。
中國智算綠色科技大會報名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