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對2021年數據中心行業發展進行總結和回顧,無法繞開且高居榜首的關鍵詞之一非“碳中和”莫屬。
2021年被稱作“碳中和元年”,數據中心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外部多方影響及內部自身迭代的需求之下,都開始踏上碳中和之路。一年時間左右,關于雙碳戰略的政策規劃、金融市場體系、新興節能科技蓬勃發展,正加速數據中心減碳進程。
政策規制:中央頂層設計引領,社會各部門共建
每年中央及地方出臺的環境相關政策不在少數,但今年在碳達峰中和戰略的影響下,關于雙碳的政策有如雨后春筍,在頂層工作、經濟體系、產業領域等多點上齊發力。
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這是我國目前出臺的最頂層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見,也是各方面工作開展的綱領。
隨后,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是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的目標而提出的具體行動方案,將要求包括數據中心在內的多個行業定各領域具體的實施方案。
在“1+N”政策體系的推動下,相關部門亦積極推動數據中心領域內的減碳版圖構建。
工信部出臺的《關于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到2022年,數據中心平均能耗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達到1.4以下。
發改委印發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指出,到2021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55%以上,總算力超過120 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
12月8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共同印發《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指出到 2025 年,全國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降到 1.3以下,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 級以上。
11月19日,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強調將推進公共機構數據中心集約化、高密化發展,推動存量“老舊”數據中心升級改造,“小散”數據中心騰退、整合,降低“老舊小散”數據中心能源消耗。
市場調控:建立成熟交易機制,打造綠色金融體系
為達到數據中心節能降碳的效果,除了在政策層面進行強有力的規制,也會運用市場化手段激勵、調控。
交易市場蓬勃發展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根據生態環境部測算,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這將成為助推全國碳中和發展的重要手段。
經過半年的發展,碳排放交易市場范圍逐漸拓寬,碳價也從最初的40元/噸左右,上漲到目前的60元/噸上下,同時碳市場上的大宗交易量也與日攀升。做為數據中心上游的發電企業率先被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也間接地推動了數據中心的減碳工作發展。
12月31日,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結束。自7月16日啟動至12月31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共運行114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超過半數重點排放單位積極參與了市場交易。
除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之外,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的啟動也為數據中心節能降碳增添了更多可能性。交易當日,共17個省份259家市場主體參與,達成交易電量79.35億千瓦時,多家數據中心企業對綠電進行積極采購,通過碳抵消的方式從整體上降低碳排放。
綠色金融體系加快構建
除上述進行交易的市場化手段,我國亦積極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對數據中心的低碳發展提供優惠的財稅政策支持,引導資本助推數據中心低碳轉型。
2021年8月,財政部表示正在牽頭起草《關于財政支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擬充實完善一系列財稅支持政策,引導和帶動更多政策和社會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數據中心也會借助有利的財政貨幣政策,積極進行改造。
2021年11月,央行宣布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及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專項再貸款。以減少碳排放為導向,重點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和碳減排技術三個碳減排領域。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通知,指出將提升綠色信貸規模,推動綠色債券增量增面,創新綠色保險產品,健全綠色金融發展支持配套機制,對低碳數據中心企業的發展給予極大支持。
科技助推:節能技術是方向,新能源開發迎風口
節能科技始終是制約數據中心能耗的關鍵要素之一。
設備節能技術
在數據中心機房中,傳統的服務器和基礎設施已經無法再滿足極致PUE的需求,對節能設備的要求也愈發提高。
12月3日,工信部發布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文件中3次提到數據中心降低能耗以實現綠色發展的問題,特別強調大力推廣節能技術,實施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工程,在數據中心節能技術方面加強間接冷凝蒸發等技術推廣應用。
當下,液冷系統、高密度集成IT設備,間接式蒸發冷卻系統、列間空調等高效制冷系統正在不斷擴大適用范圍。
在數據中心運維層面,更提倡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機械制冷與自然制冷協同。探索依托河湖、海洋、地熱等優勢資源建設全時自然冷數據中心。
8月份,山東省發布《科技引領產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強化綠色低碳關鍵技術供給,將壯大數據中心等科技型企業群體和特色創新型產業集群,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清潔能源開發與利用
2021年,新能源發展勢頭仍然迅猛,開發技術逐漸走向成熟,使用成本也逐漸降低。多家IDC企業探索多種綠電使用方式。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0.02億千瓦,突破10億千瓦大關,比2015年底實現翻番,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43.5%,比2015年底提高10.2個百分點。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85億千瓦、2.99億千瓦、2.82億千瓦和3534萬千瓦,均持續保持世界第一。
2021年7、8月份,全國多地掀起“限電潮”,受能耗雙控政策的影響,電價也有所上浮,江蘇省發布交易電價“頂格上浮”機制,浙江省建立了階梯性電價機制以抑制能耗,數據中心企業也在波及之列。
然而與此同時,新能源迎來一系列利好政策,使得使用價格降低。2021年10月,118個城市與600多家風電企業共同發起了“風電伙伴行動·零碳城市富美鄉村”計劃,表示風電力爭在2025年將陸上高、中、低風速地區的度電成本分別降至0.1元、0.2元和0.3元,將近海和深遠海風電度電成本分別降至0.4元和0.5元,海上風電力爭在2024年全面實現平價。
多家數據中心運營商加大對新能源的使用比率,選址風能、太陽能豐富的貴安、烏蘭察布等地區,或開發源網荷儲模式以提高對新能源的消納程度。
2021年,碳中和是數據中心發展的關鍵詞。未來,數據中心的碳中和發展將走向何方?又向何種方式演進?是否仍然能保持如此熱度?2022,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