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市作為一座坐落在黃河岸邊、緊鄰騰格里沙漠的城市,正在以數字產業為引領,打造西部數字經濟高地,形成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創新發展之路。以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為綱,中衛市堅持高質量謀劃、高效率行動、高水平推進,做強做優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產業,致力發展成為中國西部的算力高地,為中衛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勢能。
2019年以來,中衛市人民政府連續多年舉辦“云天大會”,并不斷通過政策引導、產業合作、招商引資等方式引進優秀數字產業領域企業,逐漸搭建出完善的數字產業生態。
筑巢引鳳,攜手共建算力高地
2013年,中衛將云計算、大數據產業確立為“一號工程”,并規劃建設了西部云基地,依托中衛區位、交通、資源優勢“筑巢引鳳”,吸引了包括四大運營商數據中心“國家隊”,和亞馬遜、美利云、天云網絡等行業數據中心“排頭兵”落地中衛,上下游產業鏈逐漸豐滿,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連續多年增長20%以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大跨步飛躍。
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寧夏有限公司、中衛浩云嘉盛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團三方合作的寧夏移動數據中心美團三期是中衛數字生態產業鏈的一個縮影。美團是落地中衛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之一,據介紹美團集團有30%的左右算力業務以及一些算力調度工作均在中衛進行。
寧夏移動數據中心美團三期
該項目位于寧夏中衛移動數據中心園區內,該項目總投資規模4.55億,按照國標A級數據中心、符合UPTIME T3級數據中心要求,機房樓內設機柜1372個,配置間接蒸發冷設備、高、低壓配電系統、UPS及配套蓄電池組、柴油發電機組等配套設備。
亞馬遜云計算中衛合作項目則是中衛數字產業國際影響力的體現。該項目由世界知名云服務商亞馬遜云科技與中衛本地云服務商寧夏西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打造。項目總投資高達25億美元,采用世界領先的技術架構和建設布局,形成了一套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與模式。
亞馬遜云計算中衛合作項目數據中心
亞馬遜云計算中衛合作項目分三期建設,規劃中衛工業園區、迎水橋鎮、宣和鎮三個集群,目前項目已上線機柜4200個,服務器9萬臺。為特斯拉中國、三星、小米、小紅書、海瀾之家等4000余家企業提供海量存儲和大數據計算服務。2022年,該項目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企業在寧員工近200人。
中衛市數字產業的發展成果,獲得了國家與寧夏區政府的認可與大力支持。近年來,中衛市相繼獲批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寧夏樞紐,成為全國首個“雙中心”城市。以此為契機,中衛市開啟了“一集群”“雙中心”“三基地”建設任務。
一集群,即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寧夏樞紐中衛數據中心集群;雙中心,即建設國家算力樞紐中心、高效運營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三基地,即建設國家“東數西算”示范基地、建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基地、建設國家級數據供應鏈培育基地。
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全面啟動,中衛市數字經濟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中衛市緊抓政策東風推出實施一批項目,加快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帶動各類相關數據資源、要素加快匯聚,一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強磁場”正加速形成,呈現了數量、規模的雙增長。
根據媒體的報告,截至2023年9月初,中衛市已經建立了包括云天網絡、亞馬遜、美利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內的6座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另外,還有在建的6項中國移動、聯通和電信等的續建工程,以及4項規劃中的數據中心項目,總吸引投資近百億。
優越的自然條件及完善的政策支持,是眾多行業頂尖企業選擇將數據中心落戶中衛市的原因。而中衛數據中心集群的快速建設,也在為產業數字化進程奠定基礎,為數字產業化發展積蓄動能。在地方與產業的共同攜手下,這些項目共同筑就了我國西部地區的算力高地。
耕“云”乘“數”,構建數字產業生態
“中衛熱誠歡迎專家學者、企業高管來投資興業、互利共贏,承諾提供‘零距離、保姆式、一條龍’的政務服務,營造最有誠意、最有溫度、最有效益的投資環境,與大家一起躬身耕‘云’、乘‘數’而上,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共同彈奏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動人樂章,共同打造數字經濟的美好未來。”在今年8月份召開的寧夏(中衛)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交流會上,中衛市委常委、副市長,中衛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郭愛迪如是表示。
為了實現數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中衛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在當地投資,成功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生態。同時,中衛市政府還與數字產業領先企業合作,吸引優秀企業落地,推動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
年初,寧夏云上鯤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上鯤鵬)獲評寧夏省2023年首批創新型中小企業。作為在十四五初期引入中衛的生態型企業,云上鯤鵬研發生產基于鯤鵬、昇騰芯片的國產服務器、PC機、存儲等智能計算產品,并與華為在鯤鵬、昇騰、開源鴻蒙、云服務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為全省提供強大算力服務和軟硬一體化的數字化服務。
同時,云上鯤鵬積極發揮產業龍頭企業作用,帶動服務器、PC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產業鏈聚集效應加快釋放,助力寧夏鯤鵬產業生態的構建。
以“算”為基,以“數”為媒,中衛市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數字生態奠定了堅實基礎,共招商引進包括并行科技、歡聚集團等200多家互聯網及云計算大數據生態企業。今年上半年,中衛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50.1%。
數實融合 建設智慧中衛
在中衛市科技館內,智慧園區、智慧環保云應用等無疑是最引人關注的項目。“在中衛,城市環衛保潔的智能應用管理與‘云產業’的結合更加緊密。”據展館相關人士介紹,自2016年起,中衛市的智慧環衛云管理系統正式投入運行。在這個系統中,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等多種技術被巧妙地融匯貫通,能實現智能考勤、查崗監督等多項功能,幫助城市環衛管理的效率在短短幾年內提升了40%以上。
除了智慧環衛,中衛還推進了智慧農業、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等行業領先的數據產品及解決方案,并吸引了更多高精尖產業的入駐。
航天馭星衛星測控中心
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商用衛星在軌管理和測控通信業務的專業民營公司,在西部云基地投資建設了衛星測控地面站天線組陣、遙感衛星定標場兩個項目。衛星測控地面站天線組陣項目總投資7500萬元,建成后將具備同時跟蹤10顆近地小衛星、數據接收速率達1Gbps、年服務100顆衛星的測控能力。遙感衛星定標場項目總投資1.03億元,定位為亞洲規模較大、設備最先進的遙感衛星定標場。
最具傳奇色彩的數實融合案例,來自本地上市企業美利紙業。作為一家傳統企業,如所有面臨轉型的工業企業一樣,在新時代對發展方向產生了迷茫。據《人民日報》報道,2016年,中衛市通過多種方式,為美利紙業引入戰略投資人,先后投資30億元幫助其轉型。美利紙業通過改制,轉型發展為云計算企業,并在中衛建設了超大型數據中心——這就是今天的美利云數據中心。
美利云數據中心規劃
以數據中心建設為基礎,以數字生態發展為核心的數實融合舉措,為中衛市的數字產業帶來了豐碩的成果。當前,中衛數據中心集群已成為“東數西算”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寧夏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衛數字生態建設,有力地推動了中衛市在數字化時代的快速發展,為西部地區的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了展示中衛市在算力產業方面的成就和發展前景,同時促進與業內專家、企業代表的交流合作,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通信管理局、中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寧夏中關村產業園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2023云天大會將于9月16日在寧夏中衛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