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A輪戰略融資,由阿里巴巴、招商局創投、上汽集團旗下尚頎資本領投,原始股東峰瑞資本、綠洲資本和明勢資本跟投。
逐際動力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通用機器人公司,專注于先進軟硬件的研發制造,涵蓋全尺寸人形機器人、四輪足機器人、雙足機器人及相關解決方案,落地應用聚焦在智能制造、工業巡檢、物流配送、特種作業、家庭服務等領域。
人形機器人
2023年12月,逐際動力首次公開了其人形機器人CL-1的動態測試,今年4月展示了“CL-1”的最新應用進展,本輪融資所籌資金將主要用于技術迭代,以滿足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
AIGC浪潮下,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業熱度增加,逐際動力、星塵智能、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等一批機器人企業創立,據IT桔子數據統計,2023年-2024年6月新成立且獲得融資的AI企業共130家,其中具身智能相關企業19家。
近年來人形機器人領域獲得了大量的資金支持。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3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投融資迎來新高,投資數量達22起,已披露融資金額達54.61億元。截至7月2日,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投資數量達8起,已披露融資金額達15.9億元。
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投資數量
這些投融資主要來自于國內外科技龍頭企業、投資機構以及政府基金等,投資者更關注有明確落地場景的項目。
政府基金方面,今年初,北京市設立了目標規模為100億元的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以助力北京打造世界領先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此外,今年6月上海也成立了國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并設立了總規模近百億元的產業基金,首期投資為20億元,用于助力孵化人形機器人企業。
此次阿里巴巴領投逐際動力,也意味著阿里開始布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其實在人形機器人領域不乏國內外科技龍頭企業的身影,例如,6月銀河通用機器人宣布完成7億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融資陣容中再次出現美團,早在今年2月美團就參投過宇樹科技的B2輪融資;去年12月港股上市的“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的第一大機構股東是騰訊;此外,美國初創企業Figure AI在今年2月獲得了6.75億美元(約49億人民幣)的融資,投資方包括了微軟、Open AI、英偉達、亞馬遜等海外科技巨頭。
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可大致劃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個主要環節,上游是核心零部件制造和原材料供應,包括傳感器、執行器、控制系統和人工智能芯片、結構材料等。
中游是系統集成和整機制造,包括機器人本體研發與制造、操作系統、算法開發、系統集成等,國內企業如智元機器人、優必選、宇樹科技等憑借其強大的自研能力和產業鏈整合能力,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下游是應用場景和服務提供,涉及工業制造、醫療康復、物流配送、家庭服務、教育培訓、公共服務等眾多場景。
目前工業制造也是人形機器人較為重要應用場景,人形機器集中布局在智能制造和汽車制造領域,例如優必選與一汽-大眾達成合作,共同探索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深度應用,打造高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生產線及汽車超級無人工廠;開普勒機器人也落地到工業場景中,已與倉儲物流、汽車制造等企業展開了合作。人形機器人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4年中國的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7.6億元,人形機器人行業在技術創新和資本支持的雙重驅動下,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現誠邀人形機器人領域相關優秀企業踴躍申報參與由中國科協主辦的"產學研融通創新活動"——《AI大模型應用場景》案例集評選。
“AI大模型應用場景”產學研融通創新活動
2024年6月,率先啟動“產學研融通創新活動”,本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聯合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CIDC)承辦,數字開物、中國IDC圈協辦,聚焦AI大模型場景應用上中下游企業,面向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央國企及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優秀大模型企業及大模型解決方案企業、支撐AI大模型的算力基礎設施領域企業全面征集優秀企業案例,全方位彰顯國內外數字領域領先企業在中國產業數字化進程中的突出成就。
尋找數字產業「新質生產力」行動計劃工作組聯合國內權威機構、產業機構及官方媒體共同發起“尋找數字產業「新質生產力」行動計劃”,2024年6月起在全球范圍內正式啟動,通過全球優秀案例發布、走進新質生產力企業及優秀企業頒獎等形式集中展示數字產業優秀新質生產力企業。